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位于大别山南麓。这里山峦叠嶂,河川壮丽,东北与河南、安徽交界,西南与湖北的孝感、咸宁地区接壤,三省毗邻,大道互通,是山区人民经营土产山货的重要集散地带。这里盛产谷粮棉花,土产山货品种繁多,至九十年代,分别有“板栗之乡”、“花生之乡”、“茶叶之乡”之称,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感情丰富多彩,气质刚柔相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就在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环境中劳动、生活,奋斗不息,由于人们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的古典生活方式,从而萌发消除疲劳、愉悦身心、表达情感的心态要求,于是在采茶伐木、翻地锄禾、劳余夜息之际,便见景编词,即兴演唱,自娱自乐,如《唱个山歌我回去》(麻城民歌)就这样唱道:“太阳落土日落西,唱过山歌我回去,清凉水里洗个手,不知明天在那里。”又如《叫我唱歌就唱歌》(红安民歌)唱道:“叫我唱歌就唱歌,不奈仁兄意思何,粉壁墙上写大字,黑的少来白的多,唱的不好莫笑我。”这些民歌大都是一唱一和,其曲调高亢委婉,唱词通俗易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苏东坡的《笔记志林》就把当时鄂东民歌传唱的情况作了如下记述:“吾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居讴歌,其词故不可解,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婉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可见远在宋代鄂东的民歌就非常丰富,是农人自娱自乐唯一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后又出现了除民歌以外的多种民间表演艺术,如渔鼓、采莲船、推王灯、踩高跷、皮影戏、被褡戏(布袋木偶)等,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大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于是就编织故事,唱起小调,演唱于村头巷尾,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上述活动便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左右,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搭起草台,购置水粉,借用乡间新妇衣物,粉饰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演唱,这就逐渐哺育出了一个能够演唱故事情节的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