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是名扬天下的“孝善之乡”,孝善文化薪火相传,孝行善举层出不穷。据《后汉书·赵咨传》及四川江安县《赵氏族谱》记载“孝感乡”就是因赵咨以孝感盗的故事而得名。
汉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45岁的赵咨被大司农陈奇举荐至孝有道,受聘为五经博士,在京城任职。其时朝政腐败、官场斗争激烈,民不聊生、匪盗频发。赵咨对朝政深感失望,愤而辞职,专心侍奉年近八旬的老母,伴妻教子。
一天深夜,一群强盗举着火把、手持刀剑棍棒蜂拥而至。赵文楚深怕老母受到惊吓,急忙赶出门外,拱手站在道旁,面对蛮酋文楚一揖到地,诚恳地说:“壮士稍歇,以备薄酒相待。因老母八旬、重病卧床,若有惊吓,性命难保。家中财物,有用即取。恳求为老母留下些衣粮”,说罢泪流满面。蛮酋见赵文楚如此轻财重孝,不禁十分感动,强盗们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家老母,高齡八十,卧病有年,家中一贫如洗,无力奉养高堂。先生如此孝顺,令在下惭愧不已。我们所犯的无法说了,太无理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虽然是无奈之举,但罪实在不可饶恕。”说完,强盗们面对文楚都匍匐跪拜,大哭不止,遂率众强盗迅速离去。赵文楚“以孝感盗”的故事不几天就传遍西陵县、江夏郡,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郡守于是将赵文楚的事迹上报朝廷,汉灵帝非常赞赏,立即下诏书命名文楚所居之乡为“孝感乡”,以褒扬其孝道,并将文楚征拜为议郞。这就是麻城“孝感乡”得名的由来。
除了“孝感动盗”的故事,麻姑仙子的孝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麻城之名始于东晋,因后赵部将麻秋筑城而得名,据《麻城旧县志》记载,麻秋生性暴躁,筑城时,逼民工鸡鸣才能收工,天亮必须开工,稍有怠慢,鞭抽棍打。其女麻姑,年方十八,性情温顺,十分怜悯民工,她多次劝其父让民工多歇息一会儿,其父不理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麻姑只好采取一种隐蔽的办法,她上半夜学鸡叫,引发全城的鸡都叫起来,其父听到鸡鸣就让民工收工,民工得以提前休息。时间长了,其父觉得不对头,四方查找原因,当得知是麻姑所为时,就狠狠地打了麻姑。麻姑愤然离家出走,决意修真,途中,遇仙人指点,便来到五脑山北端仙居山的半山腰,这里山不高但秀气无比,确如仙境般,仙人用手一指,地裂山开,奇洞形成,麻姑就在洞中开始了漫长的修炼生活,终于得道成仙。麻姑同情民众,不畏强暴,意志坚定的精神,代代流传,成为孝善的化身。
杨作栋,麻城人,监生杨占春之子。同治癸亥(1863年)三月,父子同事被贼掳去,贼欲杀作栋的父亲,作栋跪求贼方了他的父亲,情愿以身代死。贼大怒,说:“你想要你的父亲不死,就得拿钱来买命,给你两日期限,你若不按时拿钱来,我就杀了你父。”到了夜晚,贼放了作栋,这时正遇上大风雨,当行至高岸河时遇到督兵官王询知道贼兵的残忍,劝作栋不要去。作栋泪流满面地说:“我若不去,父必死于贼人之手,那我活又有何益!”遂冒险再入贼营,贼说:“你拿这一点钱来,就不怕我杀了你父?”作栋说:“我知道必死,但求你莫伤害我父。”贼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大孝子!”然后将父子两人释放。
黄冈知府何公奖以“女中丈夫”的刘氏——刘氏,彭益孙之妻,进士彭信古之孙媳,进士刘守有之孙女。年仅十七时,于京城回到麻城,协助丈夫数次运送官粮至京师。当时公公彭信古寿终於京城,夫因运送官粮损折过大被刑部下了大狱。刘氏就靠乞求募捐筹集来的钱,独自将公公彭信古的棺枢运回乡里,并将彭氏先前悬棺未葬的故人全部入土安葬。且又通过经营赚来的钱赔偿运粮损失,将丈夫赎回。刘氏无子,丈夫的前妾亦无出,又娶妾陈氏,不久,丈夫病故,陈氏生下遗腹子彭枝,第二年,陈氏亦殁,刘氏择地将陈氏与夫合葬,抚养孤子彭枝成为诸生。此时官兵与寇匪在麻城交战,乡亲无处逃避,刘氏就捐资建立寨堡,以御寇匪,乡民因而保全了性命。荒年大饥,刘氏又捐资购米煮粥,养活的不计其数。刘氏之贤,流传不哀,至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王潞详请给予表彰,康熙元年(1662),抚宪刘公奖以“巾帼伟人”,黄州知府何公奖给“女中丈夫”。
岳州教授王琬为其立传的宋氏——宋氏,廪生胡石铭之妻。生有二子一女,石铭病殂,宋氏哭得昏死数次又苏醒过来。掩埋完丈夫后,昼夜纺纱织布,以抚子女。当时有位姓江的举人想娶宋氏为妻,请媒人上门提亲,遭到宋氏大骂,姓江的看来软的不行就强行逼婚。宋氏携子女谒见中丞梅之焕,向梅之焕诉说其事,梅之焕听后又敬佩又同情,将姓江的召来痛斥一番,姓江的才算作罢。宋氏回到家后,激动得不能自己,跪到丈夫的坟前大哭一场,并向亡夫发誓不再嫁,以完名节。遂削发为尼,且二子一女皆剃度步入空门,闭门不出,苦守清节如初。后兵荒马乱,年岁交恶,宋氏终因年老体衰,力不能支,越数年而卒。岳州教授王琬曾为之立传,以记其本末。
贞烈宋氏传
明 王琬
胡石铭,年十三附於庠,复以第一补食饩。娶宋氏,生二子一女俱幼。不幸石铭病,宋昼夜侍汤药不倦。一日忽病剧,谓宋日“我死,汝年未三十,家贫,将置我二子一女於何地也?”宋泣曰:“妾非不能死,亦无如此二三黄口何?君如不讳,妾当竭力玉诸子於成,以见君地下。君善自保,无以后事为虑!”不旬日石铭殂,宋哭死复苏者数四。葬瘗毕,躬纺绩以馇其子。日不梳栉,苦自淬励,凡戚族馈送者成不受,以故人不敢以小惠累。宋原工书籍,二子虽幼,教之如严师,每晨兴至暮,泪不辍於眉睫。
宋归,激烈不自忍,大哭於石铭之灵。曰:妾非不欲玉孤於成,以报君九原下。今日之祸,君之所知,蝮蝎之毒不可测也,毋宁从权,以完名节,无贻夫子羞,倘天佑胡氏,使未亡人不死,二子可教,数年之后范阳贾岛未始不可为也。当日遂削其发为尼,并二子一女皆披剃焉。杜门不出,作苦如初,其教益严,庚辛之交,兵荒涛至,势益不能支。不数年宋亦卒,一子遂终於僧矣。
呜呼!使石铭之灵馁而者谁之咎也?二子未及冠,无名字,其僧名长闻文,次能旭。女居长,僧名能亮。尝言其事,痛泣不自胜。予幼时,闻之泪下,心不忍忘。故特记其本末。
如此之多的孝善典故和传说,说明麻城的民众已将孝善文化扎根于心、付之以行。进入新时代,麻城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提炼出了以孝善为内核的“忠勇孝善 创新奋进”的麻城精神。对于麻城来说,“中国孝善文化之乡”这一美誉当之无愧。孝善文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主流,又融合了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华夏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极具麻城特色。“孝善文化”作为千百年来麻城文化积淀下来的精髓,是麻城文化的根之所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孝善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孝善文化在新时代的麻城得到了延伸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