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 引 号:1-02_H/2015-0520087
  • 分    类: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2011-01-13 07:46
  • 名    称: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文    号: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01-13 07:46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浏览字号

——2011113日在麻城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麻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自我加压,苦干实干,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4%。投资高位运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15亿元,增长34.96%。消费规模扩大,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5.4%。发展质效提高,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43亿元,增长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2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3988元,同比增加242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马勒三环投资4280万元的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兴业公司争取了国家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湖北顺达、华建石材、大帆冷轧和鑫鑫铸造技改等项目顺利推进。石材产业发展迅猛,环保治理得到强化。麻城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9000多万元,改善了园区环境,提高了项目承载力,入园企业达到66 家。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37亿元,落户企业总数达到94家。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9亿元,增长5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4家,总数达到201家。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出台了鼓励三乡三业加快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麻城荣获中国保健菊花之乡称号,麻城黑山羊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注册认证,麻城茶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伊利集团5000头奶牛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三乡三业预计实现总产值40.4亿元,增长30.5%。促进旅游跨越发展。精心策划,认真筹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叫响了杜鹃花城城市品牌。龟峰山风景区被命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乘马会馆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杏花村景区进一步提档升级并入选湖北旅游名村。麻城旅游后发快进,作为全省4A3A景区最多的县(市)之一,成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典型。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增长41.7%。培育做大商贸物流。积极推进金通湾、孝感乡商贸物流大市场建设,完成口岸联检大楼建设,启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达到67%。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内外知名公司编制完成了西城新区概念性规划和文化旅游中心、孝感乡街规划方案;十二大市政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杜鹃大道美化提升、金桥大道延伸改造、将军北路改造工程、金桥大道和杜鹃大道夜景亮化以及金通、金广、金龙、兴达、兴隆、兴发等道路配套建设基本完工,新建城市公厕10所,改造支街小巷16条。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依法推进两违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现象得到遏制。镇村建设得到加强。实施改造乡镇面貌六个一工程,启动和推进了宋埠等6个镇的小城镇建设试点。深入推进了龟山新农村试验区和彭店村等6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了50个重点村庄的规划编制。推进了水库整险、灌区节水改造、移民后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完成绿化造林4.6万亩。浮桥河水库创建为省级湿地公园。推进了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处理场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全市总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争取国家、省投资项目140个、资金7亿元。麻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106国道改造路面大修工程、红色旅游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工,矮龟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22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顺利完成。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策划了一大批项目,并做好与中央、省和黄冈市的对接。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大力倡导科学招商和务实招商,修改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初步实现了由遍地开花向集中开发、由引凤筑巢筑巢引凤、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三个转变。新引进投资5亿元的屯仓管业、10亿元的狮子峰风电、5亿元的大别山农机农资大市场等重大项目。全年新引进项目73个,新建和续建项目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7.3 亿元。全民创业深入开展。出台了促进全民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了创业培训,建立了创业项目库,举办了创业项目展示会暨全民创业赶集会,加强了宣传报道,营造了推进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各项改革进展顺利。深化财税改革,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土地出让收入全部纳入政府基金预算管理,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全面启动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和71个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实现全保。清收打包回购不良贷款资金881万元。投融资工作得到加强,城投公司注册资本从3.6亿元扩大到8亿元,实现融资2.3亿元。土地报批、收储和经营均取得重大进展。担保公司股本金增至8710万元,理顺了管理体制,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亿元。出台了鼓励市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启动并扎实推进了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获得了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称号。推进企业改革,燃料公司、金属公司、麻城商场、火柴厂、麻城酒厂、金神转向器厂等企业改制进展顺利,供销、商业系统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将380个村纳入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对外合作不断加强。成功举办了大京九经济协作带市长联席会、中部汽摩配产业发展论坛、中部地区石材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中国废钢应用协会四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与重庆市渝中区缔结为友好城区,并共同举办了移民文化节。龟峰山风景区与南京玄武湖公园缔结为友好合作景区。

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成功抗击低温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完成1486户倒房户恢复重建。救助灾民和生活困难群众15万人。解决了13.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122家经济组织参加了社保统筹,村主职干部、辞退民师、农业小三场85家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5200名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和38792名城市低保人员纳入了医保统筹,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启动了3个村新农保试点。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增加到1.2万户和3.6万户。新建廉租房2.88万平方米,解决城区576户家庭住房困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启动304套教师周转房建设,建成合格学校171所,改扩建学校校舍51栋。高考成绩喜人,本科上线人数突破5000人大关。新建农家书屋”22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到439个自然村。《麻城市志》稿通过专家评审。《麻城文选》正式出版。成功举办了《唱响麻城》大型电视演唱比赛。完成了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改造和提升了6个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造了69个村级卫生室。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运动员在湖北省第13届运动会上获得315铜的优异成绩。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符合政策生育率90.72%。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在2010年度感动湖北人物评选中,我市魏霞入围、程龙富入选。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5个,改扩建120个。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严打整治月活动,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77起。两实全覆盖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制度,开展信访积案真情化解月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合理诉求。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和职业病防治,保持了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态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价格监管、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此外,对台、外事、侨务、人防、民族、宗教、邮政、电信、烟草、保密、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140件。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以政府系统作风大整顿、创先争优五型五强创建等活动为抓手,健全政府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建设规划调整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实行阳光操作;强化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责任,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和十佳三差评议活动;出台了工业招商项目建设收费一表制和重点工业企业收费一费制政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政府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基本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现划上了圆满句号。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高于规划目标2.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6%,规模以上企业净增123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4%,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和增加值翻番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0.2:19.240.6调整为33.3:34.2:32.5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大别山电厂建成投产。沪汉蓉快速铁路、大广北高速公路、麻武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完成了716个村的通村公路硬化,麻城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渐凸现。启动95平方公里的西城新区开发,大力推进市政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麻城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乡村面貌明显改观。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城投公司。完成了麻棉、茧丝绸、粮食系统等国有企业改制。建立了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获得了中国花岗石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系列称号。成功举办了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创建了2 4A33A景区,龟峰山古杜鹃群落获得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快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城乡低保、基本养老保险大幅度扩面提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为增强。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创造的财富值得珍惜。这些成就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体现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面临做大经济总量与调整经济结构双重压力;储备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思想解放不够,依法行政观念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对此,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麻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名城强市的重要机遇期。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编制完成了《麻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市委六届71次常委会议对《纲要(草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十二五时期,我市既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不可多得的政治优势、政策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人才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开发西城新区、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全民行动、建设名城强市的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向中等规模的名城强市而迈进。主要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5%左右。

这里,我就《纲要(草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作两点说明。一是《纲要(草案)》突出了跨越发展这一主题,贯彻了省、黄冈和市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黄冈市委三届八次全会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力争我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在全省争强进位,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要求敢于比拼,大力开展黄冈盯首强,省内学钟祥,中原超潢川的赶超活动,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等四个翻番。这些重要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二是《纲要(草案)》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的目标。这是分析了我市交通区位等各方面优势,比照了省内各县市竞相发展的新态势,确定的一个谋势而动、科学务实的目标,也是一个自我加压、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都较为繁重,深化各项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等,都需要一个适宜的、较快的、高质量的增长速度。通过努力,这个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01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开好头、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5%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市经济回升势头好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中央、省和黄冈市批准的十二五规划项目启动,将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我市经济运行仍处于本轮增长的上升通道。二是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即将启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三是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完工,全市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我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承接境外和沿海产业、资本的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凝聚了共识,全市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中央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投放,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强化节能减排考核,给我市投融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带来较大考验;国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定标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进行了调整,给我市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争强进位带来较大压力。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埋头苦干,努力开创麻城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突出结构调整,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强化工业的主体地位。坚持兴工强市战略,努力做大工业总量,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规模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3亿元以上。重点抓好汽车配件、冶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全力支持湖北顺达等汽配项目加快建设,巩固提升马勒三环、湖北力美、湖北大帆等骨干汽配企业。大力支持兴业公司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区域性集散市场项目建设和上市工作,积极支持鑫鑫精密铸造、福田液压、新叶公司等冶金机械企业做大做强。整合提升花岗石材产业,推进石材产业集约化开采、系列化加工、规模化生产、区域化销售,力争花岗石材产业集群进入全省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支持大别山电厂增加发电量指标,推进狮子峰风电、福田河风电和亚太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屯仓管业、金红苏管业等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实施低效企业提质工程,利用法律、政策和市场等多种手段和措施,推动低产低效企业改组改造或二次招商,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应有效益。按照科学规划、拓展空间、集约开发、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打造以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平台。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开发空间,加大财税返还力度,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支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巩固和提升农业传统优势,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力争粮食总产稳中有升。围绕三乡三业,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抓好湖北现代林业木本粮油麻城科技示范园建设,扶持四季春茶油、景田山茶油、惠民肉联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增值率和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完成伊利50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申报20万亩草场建设项目。努力争创全国养猪大县。抢抓国家大兴水利强基础的重大机遇,完善22座水库除险加固煞尾工程,新开工2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举水、巴水流域综合治理,抓好长治八期工程、灌区改造、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重点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良种良模良法推广力度。做好气象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搬迁国家基准气候站,兴建多普勒天气雷达站。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治,建成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加大农产品特色品牌创建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旅游和商贸物流业的优势地位。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景区建设和旅游资源整合工作,推动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力争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上有重大突破。大力开发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等三大旅游产品,推进麻城旅游由一季游向全年游、一山游向全市游、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筹办好以杜鹃花城授牌为重点的旅游推介活动,继续依托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资源,持续推介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城市名片。重点打造龟峰山核心景区,推进龟峰山循环旅游圈建设,完成杜鹃博览园建设,提高景区接待能力、服务能力和调配能力。支持龟山镇、歧亭镇争创湖北旅游名镇,乘马岗镇争创全省红色旅游强镇。支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发展。组建麻城杜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推进旅游融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和游客调度的协调统一。挖掘杏花村、五脑山等景区景点的人文内涵,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底蕴和旅游吸引力。开展全省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全市旅游服务优秀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支持龟峰山景区与南京玄武湖公园、狮子峰林场与黄柏山森林公园合作开发。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提升改造蔬菜、菊花、板栗等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强与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和大型超市的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推进中部石材加工集散中心、大别山农机农资大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落实家电和摩托车下乡政策。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等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引导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出台政策措施,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和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二、突出增加投资,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项目策划,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力争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确保项目投资的连续性。跟踪推进麻城至六安铁路货运专线项目并争取延伸至武汉新港,高度重视京九铁路客运专线、随麻安铁路、麻阳高速、麻城交通运输节点联络线(连接沪汉蓉铁路与京九铁路)、大别山电厂二期、夫子河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检查督办,严格考核奖惩,加快重点项目进程。服务好麻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106国道宋埠至官田畈段、城区至矮桥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完成矮龟线、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麻城段建设。

继续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推进项目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强保障。按照科学招商、务实招商的要求,充实完善招商项目库,做好项目宣传推介工作;注重项目质量,加强项目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通过优化环境、优质服务,调动企业招商的积极性,推进以商招商;高度重视麻城籍在外人士和麻城移民后裔的联系联络工作,广泛收集招商信息,推进亲情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兑现力度,推进全员招商。进一步探索产业招商新举措,充分发挥七大产业招商专班作用,力争在引进行业百强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20亿元以上。

千方百计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配置建设用地资源,注重集约节约使用土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深化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全民创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注重A级信用企业培育。完成信用联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设立1家村镇银行。重点推进政策性三农保险,支持保险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完成市城投公司商业化改造,筹融资3亿元以上。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资金2亿元以上。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支持理工中专等专业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继续开展春风行动,经常组织市内外招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全力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示范城市。按照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凸现麻城在大别山的中心地位,认真编制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示范城市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大别山南麓工贸物流中心等方面的建设。发起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协作组织,加强与各兄弟县市的交流和合作,勇扛试验示范大旗,谋求率先跨越发展。开展绿色大别山·麻城在行动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争在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和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有新突破。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集中力量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工作,妥善处理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培植新的文化市场主体。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市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方式变革,优化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开展市级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帐户清理撤销工作,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做好部门预算试点工作,增强财政透明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重点改革、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保障水平,力争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实现全保。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发展。继续抓好三村(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合理利用和有序开采矿产资源,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创新理念、创造活力、创建舞台、创优环境为重点,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认真落实支持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费优惠,开展金融扶持,实施创业激励,全面掀起全民创业的新高潮。夯实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六大全民创业项目库,开展创业麻城创业帮扶等八项全民创业主题行动,建立健全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全方位培植市场主体。推广创业典型,开展创业明星评选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使全民创业成为加快麻城发展的时代强音。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的联系,主动承接好产业转移。加强与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的合作,推动与沿线城市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加强与友好城区重庆市渝中区的交流,谋求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加强与央企、省属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的对接,力争在经济合作和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出口工作,加大进出口企业孵化力度,做好口岸服务工作。规范和发展外派劳务工作,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力争外贸出口实现1700万美元,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

四、突出统筹发展,着力改善城乡发展环境

加快编制城乡规划。按照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尽快启动《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完成西城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注重特色,优化功能,认真做好各乡镇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继续抓好重点村和中心村的规划编制。注重整体和谐,突出以人为本,重点做好移民公园(原南湖公园)、中部石材加工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详细规划。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推进数字麻城建设,强化规划跟踪管理,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突出西城新区开发,加快推进金广工业走廊、金通湾和孝感乡商贸物流大市场、文化旅游中心、五星级宾馆新城、低碳产业园、金通大道延伸改造工程、兴达路延伸建设工程、城区亮化改造工程和招商建设一所三甲医院等十大项目建设。突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启动移民公园建设,开展106国道绕城公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配套改造将军南路,黑化将军北路,改造北环东路,完成垃圾处理场三期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实施以新增绿地1000亩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启动宋埠镇镇级市建设试点,支持白果、龟山、福田河、顺河、木子店等试点镇在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引领和促进全市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按照规划管理、富民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保障支持五进新农村的要求,推进杏龟(杏花村至龟峰山村)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铁顺沿线(大广高速公路铁门岗乡至顺河镇)生态田园示范带及龟山新农村试验区建设。规范农民住宅建设秩序,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依托,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完成西城新区管委会组建工作。用以钱养事的办法,推进环卫清扫清运和园林绿化建管改革。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开展以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违章搭建、乱贴乱画、户外广告、噪音扰民为主的综合整治,将城市管理向支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延伸。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综合执法、集中整治、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新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性管理向依法、常态和高效管理转变。创新方法,纵深推进门前四包工作。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继续推进两违整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五、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新农保试点,做好新农保试点县(市)争取工作。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落实农村五保、孤儿供养政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监管。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和监管工作。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保障市场供给。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办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试点,做好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继续开展好千人十户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原则,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和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支持麻城师范创办麻城高等幼儿师范学院。加快理工学校建设和搬迁,支持理工学校创建麻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成果,完善运行机制,扩大受益面。增创文化发展优势。深入实施麻城文化复兴工程,大力发掘杜鹃文化、移民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筹办明清移民运动与麻城孝感乡学术研讨会,支持拍摄电视连续剧《麻姑传奇》,努力争创全国诗词之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麻部队建设,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民防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方志、对台、档案、老龄、慈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平安麻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涉黑涉恶、两抢一盗以及涉赌涉毒等严重刑事犯罪和突出的社会治安案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麻城建设。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预警监测网络和应急救援体系。继续开展信访积案真情化解月活动,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促进信访积案化解,及时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抓好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特种设备、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行业的专项整治,切实做好消防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做好乡镇和村级换届工作。

六、突出执政为民,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支持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对明确的任务和确定的事项,既定责到人,又问责到位,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责、有错必究责。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从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努力打造高效务实、为民清廉的公务员队伍。

大力建设落实型政府。弘扬求实、务实、落实的实干精神,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全力以赴推进工作落实。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控制和减少各类检查评比活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建立重大项目领导现场办公、发展难题集中会商等机制,加大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和重要民生问题的跟踪落实力度。加强政务督查和行政监察,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实行严格问责,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开展百队服务百企活动,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重点企业和重大投资项目,继续推行两条隔离带制度,遏制外界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坚持收费公开透明,坚决落实工业招商项目建设收费一表制和重点工业企业收费一费制;坚持充分授权,全面推行全民创业事项一个窗口服务一次性办结。规范中介机构和协会、学会的服务与收费。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十佳三差评议活动,促进各部门提高服务质效,努力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府门户网站,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2011年,将继续为群众办好一批实事: 1、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2、硬化10条支街小巷,新建和改建4个集贸市场。3、搬迁和规范夜市,新建一条特色风味小吃街。4、每个乡镇新建或改建2-3所公办幼儿园。5、启动西城新区一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6、解决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7个城郊村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7、新建保障性住房26000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8、城镇新增就业9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300人。9、新建清洁能源户4000户,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00个。10、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0个,新建农家书屋160个,农民健身工程20个以上,送戏和送电影下乡200场以上。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把麻城建设成为一个实力更加雄厚、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的名城强市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触碰右侧展开